当前位置: 首页 >> 痔疮 >> 正文 |
痔的手术治疗 |
http://www.zggc.org |
痔的手术治疗 1. 外剥内扎术 最早由Miles在1919年提出,1937年英国圣·马克医院的Milligan和Morgan对该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目前一般称为Milligan-Morgan手术或外剥内扎术,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的要点是在痔下极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做尖端向外的V字形切口,沿内括约肌表面向上剥离到痔块的根部,局部缝合结扎,切除痔块组织。其优点是手术简单,对于单发或相互之间相对孤立的内痔根治效果好。缺点是一次最多只能切除3个痔块,在切除的3个母痔创面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粘膜桥,否则手术后容易引起肛门狭窄,术后复发率可达10%左右。另外,术后常伴有肛门部明显水肿,疼痛明显并且时间长;创面愈合慢,一般需要3~4周的时间;如果切除的组织过多,术后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肛门失禁或肛管狭窄。为了减轻术后肛门部疼痛,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了许多新的方法,例如痔切除的同时加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除,用电刀或激光刀替代剪刀或普通手术刀切开皮肤,以及手术时对创面皮肤一期缝合,以缩短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但效果均不明显。 2. 痔环切术 最早由Whitehead于1882年报道,主要适用于环形脱出的内痔或环形混合痔,后于20世纪40年代由Saresola和Klose予以改良,目前一般称为Saresola-Klose法或Klose法,又称Whitehead法。 该手术的基本要点是在齿线上方0.3~1.0cm处沿内括约肌表面向上分离,环形切除宽约2~3cm的直肠下端粘膜,粘膜下组织及全部痔组织,将直肠粘膜与肛管粘膜皮肤缝合。 其优点是痔块完全被切除,术后复发率低,但缺点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10%~13%的病人伴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肛管狭窄、粘膜外翻、肛管感觉丧失导致的感觉性大便失禁等,目前已较少采用。 3. 吻合器痔切除术(PPH)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又称痔上粘膜环切除、肛垫悬吊术。痔的吻合器手术等的实质是保留肛垫的完整性,通过特制的吻合器在痔的上方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原则上不切除痔块,但对于痔块大,严重脱垂的环形痔可以同时切除痔的上半部分),同时对远近端粘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由于位于粘膜下层供给痔的动脉被同时切断,术后痔血供减少,痔块在术后2周左右逐渐萎缩。 |
页面功能: [返回首页] [关闭本页] [打印] |
相关链接 |
· | 为什么痔疮是人类独有的疾病,而像猫、狗等四条腿的动物没有痔疮? |
· | 每逢春节长假期间,总有许多人得肛肠病? |
· | 为什么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
· | 痔的手术治疗 |
· | 内痔的症状 |